妇女节与传统文化
妇女节与传统文化,三月初三、五月初五、七月初七也是妇女节,由此可见妇女节也是个传统节日,蕴含了很多传统文化,一起学习妇女节与传统文化
妇女节与传统文化1掌权日 每年的1月4日,是瑞士某些地区的“妇女掌权日”,在为期4天的节日中,家里大小事务全由妇女说了算,男人统统“闭幕”。
求爱日 每逢闰2月29日这天,是英国旧俗中的“妇女求爱日”。这一天,妇女可以摆脱世俗的清规戒律,大胆向意中人或未拿定主意的情人示意。
女市长节 西班牙的“女市长节”,也在2月份。当日,由女性主持市政公务,发号施令,男人如违抗,就会被公众群起攻之。
少女节 3月3日是日本的“少女节”,又称“姑娘节”,是全国性的节日。日本人认为,这时正值红桃报春,是女性美的象征,所以也叫“桃花节”。
妈妈节 4月,在尼泊尔有一个历时3天的妇女节,来自各地的妇女,披着红色“纱笼”,成群结队地涌向首都加德满都的帕苏帕蒂庙。她们在吃饱了由丈夫烹煮的美食后,便在神像前大唱赞歌。在印度,这个月有一个“妈妈节”。这一天,已为人母者穿上彩色缤纷的“纱笼”,带上各种首饰,显得风姿绰约。这日也是一年中她们最受尊重的一天。
母亲节 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,是美国、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国家的母亲节,其主要内容是尊敬母亲。这一天,美国的家庭成员要按习惯佩戴石竹花,做一些使母亲高兴的事。5月29日,是中非的“妈妈节”、母亲要带着孩子参加游 ……此处隐藏1382个字……事。后来就逐渐演变成了“女儿节”。
五月初五
端午节有很多的别称,如浴兰节、龙日节等等,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是女儿节。
古人把五月初五端午节称作“女儿节”,明朝有篇《帝京五日歌》中写道:“都人重五女儿节,酒蒲角黍榴花辰。金锁当胸头当簪,衫裙簪朵盈盈新。”《宛署杂记》云:“五月女儿节,系端午索,戴艾叶、五毒灵符……饰小闺女,尽态极妍,出嫁女亦各归宁,因呼为女儿节。”
在这天还未出嫁的女孩子被装扮得花枝招展,还流行在头发上佩戴石榴花上街。已经嫁作别人家媳妇的也要回娘家探望。总之,对于女性来说这是一个欢乐的日子。
七月初七
七夕是古代女性集会、活动的日子,这天妇女们都要摆香案、设瓜果、穿针引线向织女乞求灵巧。
《太平御览》载晋周处《风土记》云:七月初七日,其夜洒扫,于庭露施几筵,设酒脯时果,散香粉于筵上,以祈河鼓(即牵牛)织女,……乞富、乞寿,无子乞子,唯得乞一,不得兼求,三年乃得。
再往后,不少地方少女成为七夕乞巧的主角,祈求美满姻缘成为主要愿望之一,展览针线技巧的制品也包含博得赏识、谋求说亲的目的。
明代《帝京午目》中说:“七夕女儿节角黍展榴裙。” 《帝京物略》中也有“七夕,父母家必迎女食花糕,亦曰女儿节”的记载。
九月初九
这天是重阳节,也被称为女儿节。这一天,接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吃花糕。
明代《帝京景物略》也有记载:“父母家必迎女来食花糕……亦曰女儿节”。 《大兴县志》:“九月九日,父母家迎女归宁,亦曰女儿节。”
我们在继承传统节日的时候,同样也要继承其深刻的内涵和意义,了解文化背景,这样才能更好的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。